湖南苗木基地首页

首页 > 新闻动态 > 行业新闻 >

智慧园林在园林行业中的改变

     随着智慧城市的不断推出与发展,近几年在园林行业发展的关键词中,一定绕不开“智慧”两个字。各地对智慧景观的重视与需求在提升,自2020年开始,相关企业纷纷设立智慧园林板块。

    不仅业内人士关注,市民也很关心,感觉挂上“智慧”两个字,景观就高大上了。但“智慧”在园林中具体怎么体现,有哪些体现,游客并不知道,业内人士可能也并不完全清楚。通过对业内人士的采访,我们整理了智慧园林正在改变行业的几个方向。
 
新—景观服务功能
  我们觉得,对智慧园林的认知,就像是在谈一场恋爱,发现她的外在吸引力后,通过进一步了解,也会被她的内涵深深吸引。
  智慧的“外在”,是游客能直接看到的一些设施。比如智能跑道、智能垃圾桶、智能灯柱,以及能与人互动的智慧景观设施等,主要用于增加新的体验感。此外,还有融合了信息系统的停车场、卫生间等,解决了传统模式下诸多出行需求的不便。
  把各种智能设施放在园林场景里就叫智慧园林了吗?总觉得怪怪的,和大闸蟹在阳澄湖里放一天就是阳澄湖大闸蟹了一样怪。
  城基生态董事长王继能认为,智慧设施的产生,顺应了居民对园林的新需求。比如公园,随着物质水平的提升,游客希望能欣赏带有科技感、新奇多样的景观。在设计与应用时,要充分考虑游客需求,智能设施在智慧公园中不可或缺。
  不仅如此,智慧园林中万物互联、信息共享,智慧终端收集到的数据,经过分析处理,能为景观持续优化提供参考。
 
新—景区管理模式
  除了服务功能,智慧园林系统将更多地改变管理以及景观建设模式。
  中国风景园林学会年会智慧园林分论坛上,有位专家分享了一个对比案例:在传统模式下,完成50棵苗木从苗圃起苗运输,到现场种植、灌溉的全过程,至少十名工人加班加点干两天。
  在智慧园林平台上,提前完成了苗木在圃位置与种植位置对应,起苗、装车,到现场种植,8个人工作8小时即可完成。前期充分规划,树木种植位置甚至朝向都确定好了。
  在园林工程赶工期时,如果有这样的智慧操作,不仅有效率,更有质量,优势太明显了。
  大数据平台上信息的集成与共享,让园林施工、管理、养护等过程都可智能化运作:通过园内传感器实施检测,各种变化可以实时反馈、处理,在终端形成动态方案,更高效、更精准,大大减少了管理成本,提高了管理质量。而管理中人工成本过高,优秀技能人才短缺等问题,正是困扰园林行业继续发展的大问题。
 
新—景观建设理念
  一些受访专家提到了LIM(Landscape Information Modeling)系统,认为它是未来智慧园林的重要支撑。
  设计方案中,设计师主观性与个人偏好难以避免。项目建设中使用的甘特图,复杂关系和动态变化难以反映。景观建成后,生态效益难以评估。以上种种都限制了高质量景观的建成。而在景观建设新时期,提质增效降成本的建设需求,正让传统园林板块的短板逐渐放大。
  而上述种种,都能通过LIM系统得到改善。LIM系统以成熟的BIM(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)系统为参照,将项目的各阶段(策划、设计、管理与实施、运营使用、反馈评价等)、各相关利益方(使用方、设计方、建造方、管理方、投资方)联系形成系统。
  使用LIM系统建成景观映射模型,可随时监测进展、模拟后期运营。不仅能解决设计、建造、管理问题,更能预测问题。通过模型模拟运营,发现问题,提前调整。我们感觉,这简直是“开了挂”一般的景观建设新模式。
 
智慧园林,道阻且长
  5G技术的发展,为智能城市的建设提供了有利支撑。“十四五”发展规划提出,未来将大力推进城市规划、建设、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。相对应的,基于信息技术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也将逐渐加大。园林作为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部分,智慧园林发展的高速期与关键期已经到来。
  智慧园林是一个新兴的细分领域,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,无论是信息平台的建设,或是相关智慧设施的生产,此时的市场都处于相对初级的阶段,鱼龙混杂,适合市场的成熟的产品更有待开发。
  城基生态智慧公园事业部总裁李强告诉我们,同所有信息产品一样,迭代更新、自我完善是信息平台的发展特点。“科技产品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,相信随着更多企业的进入,行业会迅速发展壮大。”
 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汪柯认为,智慧园林产业要实现进一步发展,需要的不仅是加强数据与业务的融合,实现技术突破,更要解决信息安全等“卡脖子”问题,智慧园林制度与标准的建立需要相关从业者们广泛提供意见。总而言之,未来的发展需要政府、企业、专家们的共同努力。湖南苗木基地将利用自身优势和资源积极加入到智慧园林的建设中。
 
北京温榆河公园的智慧步道系统


江苏久智环境公司的水质检测系统